Ad-1234
可以隻手遮天嗎?
李健源 Kenny Lee
有一天, 一個電話傳來一位於讀者的聲音, 他是常常閱讀我們的專欄, 有感而發地講述自己遇到的一件事, 認為在地產經紀的行列里, 有個別的害群之馬是令市民大眾所氣憤的, 也嚴重地影響經紀的形像, 希望我們能夠借此專欄, 發表給大眾知道,一來可以約朿這些經紀的行為, 二來也希望喚醒大眾不要慫恿他們和可以行駛對經紀的約朿,令經紀的行列有嚴明的監管和紀律.
劉先生在兩個多月前看中了一間屋, 也找了一位自己信任的經紀去代表自己下Offer. 當時, 房屋叫價是40萬元,劉先生的Offer是43萬元, 而且是全部現金Offer購買. 他的經紀也告訴他, 己趕及在賣方截止收取Offer前, 將正式的Offer呈送給了賣方, 對方也回應是收到了他們的Offer. 於是, 他們靜候賣家的選擇結果.
幾天後,劉先生收到自己經紀的回音是: 他們失敗了, 賣家選取了另外的Offer.失望之餘, 也只好慨嘆自己可能出價沒有別人高, 甘認與房子沒緣就是了。 他的經紀告知他的這消息後,劉先生只是失落一陣,就放下了這件事, 繼續找其它房子去了。
一般人在這種事出現後, 都很少留下記憶, 逐漸淡忘了. 作為代表過買方的經紀, 也很可能因為每天要看一大堆房屋, 而同學淡記了這件事. 惟獨劉先生偏偏很細心, 很執着, 因為他對這房子很喜歡, 而且他認為自己能全部出具明細的銀行存款証明,貨真價實是現金Offer, 除了只有出價不夠贏者高的可能之外, 應該不會輸給出同價或低價的對手. 如果輸給價高者, 自然就口服心服了.
這一次, 劉先生就格外留神這一間房屋最後成交的結果. 終於, 大約一個多月後, 劉先生在電腦資料上查到了最近成交的這間房屋的成交價是41萬元。很明顯, 比劉先生當時的出價43萬元要低两萬元, 這就令好奇的劉先生在腦子里打上一個問號: 難道賣主寧愿不要43萬元, 反而要41萬元嗎? 如果我是需要向銀行貸款, 或許賣方可能為求成交快速簡單而宁可選取較低價的現金Offer, 而放棄高價的貸款Offer, 這不足為奇, 但我現在是現金Offer, 不存在任何成交的麻煩, 而且我當時強調: 隨時可以成交. 這樣的條件那里去找呢! 竟然輸給低於我價格的人. 這件事很有蹺蹊, 會不會有人從中作梗, 為貪個人利益而隻手遮天呢?
劉先生找到幫他下Offer的經紀, 請他一齊去翻查這間屋的成交紀錄。一查之下, 賣方經紀和買方經紀竟然同是一人. 劉先生再次查問自己的經紀呈送Offer當時的詳細細節, 同上面所言, 賣方經紀的確有收過劉先生的Offer, 有傳真回條和電郵記錄是証實在指定時間之前. 劉先生的經紀也親自致電去詢問, 答覆是賣主選擇了更好的Offer.
很清楚, 這里面很可能有一些利益上的問題. 這令到劉先生感到氣憤, 對於一向不懼邪惡的他, 就更加要搞清事實, 求取一個公道. 他認為: 如果除非是賣方經紀在這個交易上有合理的解釋, 否則,他很懷疑賣方經紀或者為了多收一份佣金, 而根本就沒有將劉先生的Offer呈送過給賣主, 因為情理上, 賣家是不可能放棄高價的現金Offer, 而選取較低價的Offer. 劉先生覺得:他這一次買不成這一間房屋是小意思, 賣方被蒙在鼓裡, 少收了兩萬元是對賣方的不公平, 也就是說:如果他判斷正確, 賣方經紀就是出賣了他的主人的信任和利益, 而企圖瞞天過海, 賺取雙份的佣金.
偏偏碰上心細的劉先生, 這件事就送投訴了到加州地產協會紀律聆訊自然就免不了地在賣方經紀身上發生了. 如果證據確鑿的話, 這位同行將面臨紀律方面的處分, 嚴重的話, 他的執照將會受到影響.
其實,在考取地產經紀執照時, 應該很深刻地記得課文里面三番四次地強調經紀的道德守則, 每隔四年一次的續牌考核試中也一而再, 再而三要求經紀的真誠和老實, 以及對客戶的道德操守。, 我們華人比較息事寧人, 也避免麻煩,加上言語問題, 所以投訴並不太多. 如果有留意加州地產協會網頁的新聞資料, 可以看到: 每個月都有不少地產經紀因操守問題而被吊消執照. 現在咨訊發達, 州地產協會規範更嚴格, 各位同行就更應倍加自律,否則, 一步棋錯, 終手抱撼。
在我們充當賣家經紀的時候, 的確有很多的買家直接打電話來, 查問完房屋資料之後, 就會單刀直入,問可不可以同時做他的買家經紀,以為這樣一來可以讓我們多收一份, 二來也可以行個方便給他. 對於這些朋友的好意, 我們一般都是婉言謝絕了. 特別是熱門的搶手貨, 誰能保証沒有成交中的漏洞呢,而者對其它的買家也是絕對的不公平, 所謂 “常在河邊走, 那能不濕鞋”, 錢, 是可愛, 但也可能害了自己的一生. 要想自己的客戶越來越多, 形像越來越好, 地產經紀生涯長期和延續, 誠信和腳踏實地是必不可少的, 未知各位同行是否認同小弟的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