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204
短售(Short Sale)的背後 (下)
李健源 Kenny Lee
DRE# 01368916
上期文章中有提到那位做短售的業主並不是一個走投无路, 面臨破產要被銀行收回房屋的破落户, 反而, 屋主家中陳設很光鮮豪華, 看不出為什麼要短售棄屋. 為什麼他們會做短售, 或等銀行收屋呢? 請看另外一個故事(2):
故事(2):
林伯今年六十出頭了, 但頭腦還十分精靈, 只是不太善於說話, 口齒不太靈利, 但絕對是典型的面懵心精的人. 有一天, 他在公園的一角落與一班圍觀捉象棋的老朋友, 談起了他自己的一件 “威水事”, 令所有人都津津樂道, 目瞪口呆, 不少人d讚嘆林伯了不起, 有超人的天才, 也有人罵林伯是害群之馬, 社會敗類, 究竟林伯說了件什麼事, 引起周圍人們如此大的反响呢?
林伯是裝修工程出身, 年輕力壯時也真的很賣力去賺錢, 從林伯樸素的衣着上, 你看不出他原來擁有近十個物業, 包括獨立屋和多單位柏文, 而且多數是十多年前很低價時購入, 現在是租金袋袋平安, 現在的林伯其實己經非富則貴, 所以五十多歲就己退休, 有閑就來公園與朋友扯天扯地, 今天, 他不遺意地講出了一個很少向人說的個人秘密:
林伯的自住房屋是十五年前以二十萬元買回來的, 到2006年房價最高峯期, 達到五十多萬元, 林伯很聰明, 他知道自住房屋的貸款利率是比出租房屋的利率便宜不少的, 於是他將自住屋按給銀行, 而借出當時超過80%屋價的金額, 而且將這些錢都放到其它的出租房屋里, 後來, 他還向當時金錢過剩的銀行又借到一條10萬元的資產剩值, 而且也提取出來, 也投資到其它出租屋里. 其實, 當時的林伯自住屋就己經基本上是100%貸款, 也就是說: 這個房子其實己經只是一個空殼而已.
當然, 林伯也還是有供自已的自住屋, 但近來, 經濟轉差, 他的一些出租屋租户因為失業或減薪, 令他的收入隨之也減少. 他開始頭痛了, 最大壓力還是這間自住屋, 每月要供近三仟元, 再加地稅保險和維修, 有什麽辦法可以扭轉這個局面呢? 他不是沒有錢供屋, 只是不想有這個壓力就是了.
面懵心精的何伯睡在床上翻來覆去, 想來想去, 攪盡腦汁, 終於他發現有辦法了. 他看到近期很多房屋搞 “短售”, 甚至被銀行收屋, 但屋主除了信用紀錄爛掉之外, 並無其它影响, 對工作, 銀行存款, 私人活動, 特別是其它的房地產物業都毫不關連到, 只是獨立案件, 由銀行包虧, 或者由銀行收回就是了, 信用紀錄爛, 就讓它爛好了反正已經有近十間屋, 今生今世都夠吃夠用, 短期幾年也不買屋, 也不買車. 還是壯士斷臂, 走為上着, 高! 就這樣, 林伯一個扎起身來, 就開始了他的 “短售”計劃.
首先, 他在報紙上找一個聲稱有短售經驗的地產經紀, 見面之後講明原意, 只是不再談他還擁有其它的多個物業, 只是要經紀代他向這間屋的房貸銀行提出短售, 銀行這時也處於水深火熱的經濟危機當中, 上層也沒有明確的指引如何去界是短售的要求, 只要有人聲稱無能力供屋, 原則上也不會去查屋主的經濟背景, 只是提出一個可接受的虧本價, 最後以債務的約80%批準林伯去短售他的房屋. 可能因為林伯所住的區比較受歡迎, 加上近期過年後, 不少仍有實力的買家蠢蠢欲動, 特別留意銀行屋和短售屋, 所以房屋一上市, 也有不少人欲購. 經過一輪銀行與買家的討價還價, 終於, 林伯的自住屋成交, 林伯也從這筆債務中脫身, 計算一下, 銀行足要虧損十多萬元, 每間都這樣, 銀行不倒閉才怪了.
當林伯抱着大件小件搬離這間屋, 又搬入一間自已的出租屋内時, 他嘴角上流露着微微絲笑, 他對朋友說: 人人都說 “天無絕人之路”, 我就要說 “美國才是無絕人之路才對, 原來美國是這樣好的, 只要動下腦筋, 就絕無煩恼”
很感嘆林伯的做法, 有朋友提出: 不要將這個案例公諸於世, 因恐防會教壞其它人. 不過, 本人認為: 林伯雖然聰明, 但他挖空自住屋並非現在所能做到, 而現時銀行貸款的要求已嚴格到前所未有, 貸款額甚至不能超過現時屋價值的50%, (Loan to Value). 所以, 如果有新林伯出現, 打算用這個方法, 恐怕已不容易.
另一方面也勸告一些真正為短售或銀行收屋事煩恼的朋友, 林伯說得對: “天無絕人之路”, “美國更是無絕人之路”. 放開心懷, 面對現實, 留得青山在, 不怕無柴燒, 十八年後又是好漢一條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