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Ad-1182

經紀的心魔

李健源  Kenny Lee   

DRE# 01368916                                                                                         

 不論是聖經也好, 佛學也好, 往往都是導人向善, 勸喻世人, 切勿作奸犯科, 特別是小心一念之差, 令自已悔恨不己. 心魔, 就是在做决定之前一刻, 一股無型的力量將你拉向犯錯, 它和正義與公理背道而馳, 如果把持不定, 你就會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 小則破壞你與別人之間的信任和關係,大則可能令你身敗名裂, 為世人所唾棄

心魔在經紀的心里的掙扎就比常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每日遇到的大大小小事情, 都不碍乎與 利益有關, 不是客户的利益, 就是自己的利益, 而當两者的利益有冲突時,你會選擇那一樣優先呢? 這就是心魔在作祟, 誰勝誰負, 每個人的答案不同, 且看一位同事 Peter的一個分享

Peter正在為一位客人在物色房屋, 客人想趁現在房市低潮, 買入自己的房屋. 由半年多前開始, Peter基乎每個星期之中有一半的日子都是帶這位客人白先生去找房子, 由日落區到肖化區, 由海洋區到美慎區, 由訪谷區到灣區…., 幾乎所有中下價位的房屋都己看遍, 加上近期市面待售房屋花樣多多, 又是短售歪(Short- Sale), 又是銀主屋 (Bank Owned), 又是遺產屋 (Probate), 修葺屋(under construction)….等等. 回數一下是己有看過百間屋

單單看一下Peter為白先生寫過的Offer(買單)己有两呎多厚,這絕不是誇張,因為白先生剛結婚不久, 又新添了麟兒, 自然家底就是有限公司啦, 要量體裁衣, 看菜吃飯, 當然就免不了討價還價, 能壓就壓啦. 所以, 前幾個月出的買單(Offer)價都是打個折頭, 房主叫價50萬,就出價45結果, 每次都是徒勞. 在舊金山 (三藩市),由於人多地少, 需過於供, 即使外圍遇到金融海嘯, 房價暴跌,但三藩市仍然是售價高企, 減價無門。這就令到白先生處處碰壁, 由好區降到差區,由大屋買到小屋, Peter每天幾乎都為白先生寫至少一個Offer, 但每天也收到1個以上的失敗回應

這時, 白先生己經明白了市面的遊戲規則, 也接受了Peter的解釋, 知道減價, 壓價未必有効, 又開始了另一輪追逐短售的遊戲. 白先生知道: 短售是屋主在無法供屋而又未到被銀行收屋的這個階段內的一個最後嘗試, 機會未必大但要等很久時間, 少則三數月, 多則半年, 而且往往是白等白做. 白先生卻又不嫌其煩,抱着即管嘗試的心態,不管喜歡不喜歡, 看過沒看過, 一律叫Peter幫他下Offer,

後來發展到, 只要新上市, 價格在其範圍就下單, Peter為他寫單己養成抄書的習慣了.

這樣下來能沒有两呎多厚的文件嗎? 

就這樣過了足是半年多, 白先生終於在我們這位勤勞不倦的Peter同事的陪同下, 看中了一間位於中等地區, 但有一些老人壽終問題而受人冷落的房屋, 以大幅的殺價與賣家達成協議, 讓長過半年的滿街跑看屋, 暫時安靜下來, 進入了白先生的貸款,驗屋和估價過程, 當然, 這個過程中, 白先生夫婦仍然是多次的動搖和同時要Peter再搜尋其它的房屋

今天, 將是要白先生夫婦正式簽署己接納貸款,驗屋和估價的同意書, 這同意書一經送出, 如果白先生反悔不買這房子, 白先生的3%訂金就會被賣家沒收. 所以, Peter也很緊張,忙了這半年多, 這宗生意成與敗就在今天了

在打好了這份同意書準備送給白先生夫婦簽署後就送往賣方經紀, 一切基本就塵埃落定了. 就在這時候,Peter無意中在電腦紀网上看到了一間點在5分鐘前才被擺上市的房屋, 與白先生的房屋同在一條街上, 而且只隔了幾間屋而己, 尺吋大小相同, 價格則是比白先生成交中的房子便宜10%, 但是直到下一個週日才會開放參觀. Peter看到這間房屋, 心里就忐忑不安起來了, 既然它己來到市場就應該通知白先生, 讓他們有多一個選擇, 作為一個經紀, 這是正義之作. , 如果白先生知道有類似的同街房屋, 很可能就會中止目前的交易, 但又未必能競投到新的那一個, 有可能两者皆空, 豈非又要重新滿街跑看屋的遊戲了. Peter的心魔告訴他: 或者白先生還沒有發現鄰近有新屋上市, 只裝着不知道, 白先生夫婦一簽, 一經傳走,大事也就定了, 就算白先生後來發現,也不能怪責Peter, 是嗎? 

心魔在Peter的心里掙斗很久, 一直不能平靜,良知與心魔只是一線之隔. 相信不少朋友都會遇到Peter類似的掙扎, 如果是你, 你會怎樣做呢?如果你選擇良知, 可能又要功虧一簣, 好夢成空了. 如果你選擇心魔,白先生一定會很快發現, 不多不少的一定會埋怨你, 因為在上市日期上很明顯出示: 是之前己上市. Peter怎樣做呢?你們猜猜看

Peter選擇了良知, 戰勝了心魔. 他主動在送去簽署同意書之前, 打電話向白先生坦白講了這件事, 並詢問白先生會不會拖延目前的交易, 而等到下星期看了那間新上市的屋里面才作决定. 白先生原來在個多小時前也知道了此事, 因為他在决定之前也再次去看多一下成交中的那間屋, 故所以見到鄰近有屋新掛牌, 也親自打過電話去查詢對方經紀, 不過, 雖然是鄰居, 而且尺吋大小相近, 但門面明顯比成交那間是較窄, 白先生是注意到的, 所以並不喜歡新的一間。 

Peter總算是放下心頭的大石了, , 能夠坦誠地向白先生講出真相, 自已心里也舒服很多, 現在既然白先生也清晣了這件事, 大家就更融合地去辦好這件成交的手續了. 也通過這件事, 白先生也更加信任Peter, 因為Peter並沒有因為私心而隱瞞事實, 而且很坦承,很忠誠,是他這次買屋中得到的最寶貴的友誼. 從此, 白先生凡事都咨詢Peter的意見,在他們之間, 似乎完全沒有了賓主之間,特別是經紀與客人之間的隔膜,好像自己心腹好朋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