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Ad-1174

信用被盜的風波

李健源  Kenny Lee                                                                                                 

 每個生活在美國的人, 都知道信用記錄是十分重要的, 不論你買車, 買屋, 申請信用咭,甚至租房等等, 都會被要求查閱信用. 美國有三個信用公司是隨時掌握了你的信用資料, 他們分到是Equifax, ExperianTransunion, 一般來說, 在三間公司給予你的信用記錄評分中, 位於中間的讀數就是你的信用分數, (例如三家公司讀數為, 723, 741, 752, 你的信用分數就是741 ). 而美國人的平均信用分數是670分左右, 也就是高於此數就屬信用好,低於此數就屬於差,一般人達到700以上就被認為很不錯, 低於600分就被認為很差

文先生來美國己有十多年了, 一向信用很好, 有屋有車, 準時供款, 一向分數都在700以上. 一直以來, 他未曾為信用的事情困惑過. 去年聖誕節期間, 文先生與太太正在泰國旅行, 再渡蜜月。一日早上, 他收到美國家中的兒子來電, 說有個自稱是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警察局罪案調查科警員來電, 要找文先生商談有關文先生的社會安全咭號碼被盜用一事. 文先生當然大為緊張, 因為從未試過, 更重未聽過, 只有馬上向導遊領隊請假,返回酒店打電話

文先生雖然緊張,但還鎮定, 與警員通話後, 他被告知: 在一星期前, 有一個歹徒在西雅圖市用文先生的社會安全咭號碼, 連用他的個人資料, 如出生日期,住址及電話等, 向多個銀行申領信用咭, 並在其中一間銀行成功申取到一張信用咭, 而且用這張信用咭向一家日本汽車代理商以6000元首期, 購買了一輛車, 甚至己開離了車行

由於歹徒接着又用信用咭和文先生的個人資料再去買手機和貴重手飾,引起了信用咭公司的警惕, 立即停止了信用咭的功能, 並通知了當地警方, 警方聯絡文先生, 知道文先生正在海外渡假,就决定通輯這名歹徒. 現在警方就是要求文先生在警方的授權文件上簽回以便警方可以完成通輯的手續

文先生也很小心, 不愧是久經風浪的商場中人, 一方面聽完描述, 另一方面也在網上查到該警員所報的警局位置和電話. 掛線後, 再按電話打去找這位警員借詞索取一些東西. 證實警員是屬實,他知道:真的有人不知從那里取得了他的個人資料, 正在作奸犯科

依照警員的指導, 他首先向三間信用公司報了案, 要求凍結任何人用他的資料再開信用咭或任何用途,並在户口上掛上 “Alert”的警號字眼. 為安全起見,他連自己使用中的信用咭也中止使用,以防歹徒用來犯案. 雖然這讓後面的旅途帶來些許不便, 但由身在海外,旅途通訊上又較難, 惟有全部凍結,待回美後再說

回到美國後, 第二天, 他就找上去社安局, 詢問能否更改社會安全咭號碼., 回答是 NO, 因為原則上, 社會安全咭號碼一生人只有一個, 而且牽連到很廣泛的使用, 例如報稅, 借貸, 治安等等用途, 不可能更換. 而可以做的就只有要求三間信用公司在你的户口上繼續使用警告字號, 如有任何人更改或觸動你信用户口內的資料, 都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這就是文先生你可以做的

文先生也在馬上發信知會所有來往的銀行,告知工唁被盜的事情, 引起銀行部門的警惕,同樣每個現金提款, 銀行都先聯絡文先生才執行. 這時, 也收到被騙取信任而批出信用咭的銀行也寄來信件, 查問文先生是否不認識開户的歹徒. 三個信用公司也在報案後, 向文先生提供一份免費的信用報告, 讓文先生去核實所有報告上的負債, 是否都是真實屬於自己的.

事情還未完, 文先生再仔細檢查信用報告上的資料, 發覺其中两家公司的報告資料完好, 沒有任何出錯,但另一家Experian公司報告上則更改了很多資料, 例如現在住址改成了文先生從都沒聽過的西雅圖一間公寓柏文的單位. 文先生的常用名上也加了一個從來沒聽過的姓名. 而且在報告中, 文先生的信用記錄也在聖誕節文先生在外遊期間的两星期內被查了十多次, 證明當時歹徒在找緊時機到處購物. 這一切, 文先生都向警方報告了. 直到半年後的今天, 文先生再一次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 暫時仍未發現又異樣, 但一天歹徒沒抓到, 危機還是有的.  

平白無故地因為資料被盜, 文先生白白忙於半個多月, 而且重渡蜜月的興趣一掃而空, 但不幸中的大幸, 由於信用機構的嚴謹, 文先生還好,沒有任何損失. 但這次的教訓讓文先生更加小心保管自己的私人資料, 但留意一下, 在科學大發達的今天, 到處都是簡易快捷的買賣方式, 例如: 只要你有我的信用咭號碼和有効日期, 就可以買到東西, 另外很多商店,部門都問到你的工咭或駕駛執照等, 試問: 防不勝防, 能保證資料不泄露嗎?